近年来,云南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不断实现赶超进位。据统计,2020年,云南经济总量达到2.45万亿元,全国排位从2016年的第22位跃升到第18位,2021年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以上。
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亮眼,背后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保驾护航。事实证明,政治生态清明,就会弊绝风清、心齐气顺,干事创业创造才有良好环境。
近年来,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党的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全省政治生态持续好转,全面从严治党焕发新气象。
以高压惩腐的“硬”推动政治生态的“治”,云南政治生态实现“改土治水”。我省以高压惩腐破局政治生态修复净化,以零容忍的态度刮骨疗毒,革弊立新、去腐生肌,一步一步推动政治生态出清向好,坚决让“两个维护”在云南一贯到底。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余毒流毒影响,果断查处了龙雪飞、许雷、张朝德等攀附秦光荣的一批干部,坚决打击了苏洪波、白建丽、何清帆等一批政治掮客、政治骗子,严肃查处了余麻约、付加兴、周凯等受秦光荣流毒影响尤甚的一批党员干部。
反腐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对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特别是十九大后仍不知止、胆大妄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将“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针对少数领导干部在当地长期深耕细作、关系盘根错节、成为政治生态“源头污染”的问题,毫不手软拔“烂树”;从严查处违反政治纪律问题,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聚焦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领域和环节,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国企改革、公共资源交易、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逐一斩断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链条。
从“早”抓起、从“小”严起,“从严”与“全面”相结合,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我省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作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关爱、政治福利、“政治体检”,不断在履行监督第一职责上走深走实;开展“政治关爱式”谈话,推进“蹲点式”调研,探索“体验式”监督,实施交叉式、推磨式、“飞行点穴式”监督检查,完善面询的内涵和方式;对公益性、涉众型问题开展“直查、直办、直播”的“明厨亮灶式”监督。不断丰富“四种形态”的实践形式,综合考虑事实证据、思想态度和量纪执法标准,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树立重实干导向,用好考核指挥棒,云岭大地干事创业的热潮涌动。省委把“选什么人”“以什么导向选人”“怎样选人”当作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来抓,加大在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赢“三大攻坚战”、打造“三张牌”、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力度,并开展“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和“选人用人风气不正、导向不明、政治生态不好问题”2项选人用人专项整治,坚决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坚决从严管理干部,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守护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
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基层党建向全面过硬、全面进步的方向迈进。省委持续推进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实施“智慧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再上新台阶,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强边固防等方面得到体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万名党员进党校”“双整百千”四级联创、“智慧党建”行动、“云岭先锋”夜校、“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工程”等已成为在全国具有云南辨识度的党建品牌。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随着政治生态由“乱”转“治”、由“浊”变“清”、发生重构性深刻变化,云南被带坏的党风政风逐步修复,改革发展的障碍、阻力被清除,正风肃纪反腐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日益凸显,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云南新实践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记者 谢进 郎晶晶)